一、表表不符
根據有關财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在單位對外提供的一些财務會計報表之間必須存在一定的勾稽關系。如資産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應等于利潤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潤;利潤分配表中的淨利潤應與損益表中淨利潤的金額保持一緻。而在審計人員的審計中發現,單位表表不符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的。就如某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在對一企業年度報表審計中就發現這樣的問題,該企業近年來未進行任何長、短期的投資,資産負債表中長、短期投資均爲零,但在損益表中“投資收益”項目中卻記了100萬元,經檢查企業投資收益帳戶,發現企業投資收益來源于一筆裝修業務,企業爲了逃避建安業營業稅,而将裝修收入列入投資收益,造成表表不符。
二、虛報盈虧
一些單位爲了達到一些不法目的,随意調整報表金額,人爲地加大資産調整利潤;或爲了逃稅,避免檢查而加大成本費用,減小利潤。報表本意是要向一些使用人提供最真實的會計信息,爲使用者的決策行爲提供一個真實的參考,但虛假的會計報表傳遞了虛假的财務會計報表信息,誤導與欺騙了财務會計報表使用者,使他們作出錯誤的決策。
有些單位把會計報表變成随意拉縮的彈簧,拉縮出許多爲已所用的會計報表,有的單位對财政的報表是窮賬,以騙取财政補貼等多種優惠政策,對銀行的報表是富賬,以顯示其良好的資産狀況,騙取銀行貸款;對稅務的報表是虧賬,以偷逃各種稅款;對主管部門的報表是盈賬,以顯示其經營業績,騙取獎勵與榮譽等,這樣随意調節财務會計報表,最後所導緻的結果是國家受損失,少數人中飽私囊。
三、表帳不符
财務會計報表是根據會計帳簿分析填列的,其數據直接或間接來源于會計帳簿所記錄的數據,因此,表帳必須相符。但在審計人員的審計過程中:發現表賬不相符的情況卻比比皆是。如某單位爲了增大管理費用,直接在損益中多計管理費用10萬元,在資産負債表中同時增大應收帳款和壞帳準備金額,造成表帳不符。
四、報表附注不真實
财務會計報表附注是會計報表的補充,主要是對會計報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詳盡的内容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包括對基本會計假設發生變化;會計報表各項目的增減變動(報表主要項目的進一步注釋),以及或有某項或資産負債表日後事項中的不可調整事項的說明:關聯方關系及交易的說明等。但有些單位卻采用“暗渡陳倉”的手法,在會計核算中已改變了某些會計政策,但在報表附注中不作說明;或雖不影響報表金額,但對該單位的一些經營活動及前途有極大影響的事項不做說明,欺騙報表使用者。
如在檢查某企業時,該企業年初和年中的發出存貨計價方法完全不同,按照國家财務會計制度的規定,此變更須在财務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但該企業并來做出披露,用以掩蓋其調低成本、虛增利潤的不法企圖。
又如某上市公司報表日後發生重大經濟損失,該公司擔心影響公司業績,沒有将此變化在附注中披露,而欺騙報表使用人。
五、編制合并報表時弄虛作假
根據我國《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凡是能夠爲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資企業都屬于其合并範圍,即所有的子公司都應當納入合并财務會計報表的合并範圍。根據此規定,合并财務會計報表的弄虛作假主要有合并報表編制範圍不當,将符合編制合并報表條件的未進行合并,不符合編制合并報表條件的而予以合并或不按規定正确合并,合并資産負債表的抵銷項目不完整,尤其是内部債權債務不區分集團内部和外部的往來,使得合并抵銷時不能全部抵銷;合并損益表也存在内銷和外銷部分沒有正确區分,使得内部交易金額不能全部抵銷,未實現内部銷售利潤計算錯誤等現象。
如某企業在編制合并報表時,與下屬子公司的内部銷售收入未做抵銷,而隻是簡單地相加,則造成虛增銷售,浮誇業績,信息失真的嚴重後果;還有的企業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将下屬已“關、停、并、轉”的子公司也納入合并範圍,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真正的參考價值。